
以平实化写意去倡导雷锋精神
作者: 来源:绍兴文明网 发表时间:2013-03-08 点击:4200
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亲笔题词:“向雷锋同志学习。”不期然间,学习雷锋已经经历了50个年头,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热潮,人人谈雷锋,个个学雷锋,好人好事层出不穷。雷锋精神在今天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,也经历过时间检验与时代的变迁。那么今天,我们该如何学习雷锋呢? 该不该学习雷锋,如何学习雷锋,看似小问题,实则大方向,解决了认识问题,才能更好地学习雷锋,让雷锋精神化为每一个人日常的行动。在这方面仁智各见,上下也有别,层次有异。一度,学习雷锋已经异化成宏大的叙事,高亢的主旋律。造神思维下,英雄们似乎都成了“不食人间烟火者”。“最美××”的标签,表达了一种饥渴的道德焦虑。在道德滑坡的情况下,用过度拔高的方式以达到救赎,结果使学习雷锋脱离了实际,要么成为一种形式,要么变为作秀。从各种主题活动的开展,到集中做好事的井喷,每到这个时节,敬老院、福利院就成了关注的重点,老人们像道具一样被一波又一波的做好事者包围,如同那个被人扶来扶去过马路的老人一样。而学校、机关、企业将做好事进行任务分解,似乎也成了这些年的特色。学习雷锋活动呈现短效化、集中性的态势。 雷锋精神的个人实践,应当坚持平民化、平实化,使之成为一种行动指南和生活方式。具体而言,不是刻意地做好事,做善事,其实,我们每一个人做好自己,哪怕不做坏事,我都认为这是在学雷锋,也是雷锋精神在今天应有的意义。比如对于一个学生,上课认真听讲,能为老师分忧,父母解难,不给他们添麻烦、惹是非,这是在做好事。比如一个官员,爱岗敬业,廉洁奉公,上对得起组织,下对得起群众,中对得起家人,这何尝又不是在做好事?事至极致则为优,先进也好,模范也罢,都是在日常点滴积累而成。若你刚刚学雷锋把老人扶过街,一会自己又横穿马路,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作用? 对于社会来说,在提倡社会道德方面,超越宏大的叙事,脱离了英雄的神化模式,走平民化,平实化之路,才不会让学习雷锋成为一阵风。细水长流从培养人格而始,让每个人从身边做起,从自我做起,从点滴做起,才能使得守望相助、扶贫助弱成为一种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,像鲜血一样流淌在每一个人体内,成为挥之不去的个人习惯。让雷锋精神成为每一个人固有的品质,这便是我们倡导的立足点,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。 |